我在美国找教职的经历
文/何钢 (写于2015年3月,请勿转载)
2015年2月9日收到我的第一份教职Offer,给我在美国的求职生涯带来了惊喜。回顾自己从2014年1月份开始的求职历程,感概万千,我于是想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分享给像我一样在学术的道路上探索的朋友。我尽量不谈理想和情怀,这个现在最不缺了,更多的是信息、经历、观察和分享。这不是一个讨论回国和留美的永久争论帖,也不是一个讨论大陆、香港、欧洲、澳洲和美洲的互相鄙视帖。学术自由,选择自由,如果不能认同请自动绕开。这也不是一个名校帖,如果你和汗青同学一样有赤裸裸地名校情结,也请自动屏蔽。
我的基本情况是加州大学某分校能源政策方向的博士候选人。同行评议期刊论文10+,其它论文10+,谷歌学术引用200+,有工作经验。我申请的方向是能源、地理、环境、及相关的公共政策的教职或研究职位。其他学科的朋友承蒙错爱,可以就此打住了,隔行如隔山,以下的内容除了在美国找教职的共同特点,估计对你也没太多参考价值。
我虽然计划2015年5月毕业,可是我找工作是从2014年1月份就开始了,那时候的我,只是想试试水。我不希望自己正式找工作的时候还完全是新手,于是在专心准备论文之余,花时间整理了申请所需要的材料。
材料准备
申请教职所需要的几大件:学术简历(CV),申请信(Cover Letter),研究计划(Research Statement),教学计划(Teaching Statement),及代表文章,有的学校,尤其是加州大学还要求多元化陈述(Diversity Statement)。代表文章是最难却最不需要专门准备的,因为这是博士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有代表性的文章(Job Market Paper)。
先从CV开始说吧,一份完整的CV应该包含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学术经历,发表文章,项目课题,学术服务等。最主要的是教育背景和学术经历及成果,当然如果有经费资助、国家课题更好。CV要吸引眼球,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给人一种恨不相见的感觉。
申请信比较重要,要说清楚几个问题,回答为什么是你。华盛顿大学的Philip N. Howard教授,A Dozen Sentences That Should Appear In Your (Academic) Job Application Letter 对我非常有帮助。他提到了写申请信需要用到12个金句,句句管用。其实申请信最重要的定位,要说明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来我们系)。
研究计划和教学计划需要多花点时间,因为这涉及到自己的定位和申请职位是否匹配的问题。我感觉是一半一半吧,就是一半篇幅说之前的研究,一半篇幅讲未来的研究计划;一半篇幅说之前的教学经验,一半篇幅规划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要花点时间来谈为什么你的研究重要以及为什么对你所申请的院系重要。
推荐信要早点联系,一般教授们都很忙,联系可能还会拖一段时间,加上提交什么的也很麻烦。一般学校需要2-3封推荐信,大多为三封,有的学校甚至要四封或更多,我联系了四个老师。自己的导师,以前工作的老板等等。我想说推荐信最好都用通用的,利用Interfolio、JOE、Chroniclevitae或者其它在线文件服务,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随时可以在线发送,也省却老师给各个学校上传推荐信的麻烦。我有一个推荐人特别负责,坚持每封信都要定制,让我非常感动,却也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总是要提醒他提交,好在他非常靠谱。定制不定制其实对于学校的影响应该不大。
寻找机会
我主攻三类职位信息,首选教职,也考虑国际组织、智库研究职位,博士后的机会。
有关教职机会的信息非常分散,而且不定期,简单说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会有相应的消息。所以就要广撒网,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主要借助RSS来帮我搜罗,而我只要每天浏览一下标题就可以了。这个是我搜集的环境、能源、地理、公共政策类的RSS,主要是Academicjobsonline,HigherEducation,Chroniclevitae等,你可以直接导入Feedly Reader用。有的网站和学校不提供RSS订阅,那就只好不定期过去逛逛了,尤其是一些重点关注的学校,一些特别想去的机构等等。
可能是历史原因,美国大学的BBS并不常用,或基本没有,而是高度依赖邮件列表,但是邮件信息轰炸,这时候就得靠Gmail的过滤功能。环境类推荐订阅aess@listserv.ursinus.edu,resecon@lsv.uky.edu,eejobs@smartsite.ucdavis.edu,还有Climate-L,Energy-L等IISD的邮件列表。一般院系也会有类似的邮件列表,而且经常会有重复发送的。这就是为什么Gmail的超强过滤和标签功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了,因为只要每天到已删除邮箱看一眼标题就可以了。我建了一个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学术工作信息谷歌论坛,我不定期的把我收到的不错的学术工作信息转到这个论坛上,欢迎加入,也可邮件订阅。
博士后的信息比较多,不过为职业发展计,我只考虑了不是做项目,而是提供Fellowship的项目。一般是好学校为了吸引优秀博士生,把博士论文最精华的部分在一年或者两年内转化为文章和创造继续深入的平台设置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好处就是给你充分的自由做你想做的研究,而不是根据项目需要招工作人员。这里推荐哈佛的Environmental Fellow及HKS的SSP项目,普林斯顿的STEP项目,密歇根大学的Sustainability项目,LBL的Rosenfeld Fellow等。我总结了一个博士后研究项目的清单,欢迎大家帮我补充。
提交申请
这可能是最没技术含量却最需要小心留意的事情了。因为基本的材料准备好之后,就是需要根据职位的要求,学校及院系的情况定制修改。我根据申请的方向做了几个通用的模板,把需要定制的部分加亮,每个职位新建一个文件夹,拷贝模板,然后根据加亮修改检查,这样不容易出错。尤其是申请信里院系职位等等都不要搞混了,我看了MITBBS发考题版上有人说招聘委员会主任给他信说申请材料很好,要把学校名字改一下再发过去。楼主一定是个超牛的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运气了。
我正式的教职申请从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前前后后陆续发出了32个申请。看到招聘通知第一时间提交申请。越快越好,很简单,系里发出通知后,总是希望吸引到优秀的申请者,而现在市场供远大于求,一个职位往往200-300个人申请。比较夸张的,BU一个气候变化的职位,竟然有441个申请,简直就是疯掉了。而且越是交叉学科,越是Open Rank招聘,越是血腥。这个时候,如果导师愿意给你发个邮件或者打个电话,那自然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一般情况,导师都不会这么做。所以这就要拼时间和材料准备了。
我很幸运在过去的两年参与或经历了我们系两个助理教授职位的招聘工作,从发通知,到筛简历,评论短名单,到跟面试者早餐,午餐,一对一面谈,参加面试者的研究报告和教学报告,最后全系大会(Town Hall)讨论每个面试者和排序。可以说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一些观察和体会,虽然作为观察者和亲历者自然会不同,但是我想说,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参加,收获非常大。现在前来面试的人,就是未来要去面试的自己,从他们身上可以受到很多研究、教学和指导学生等方面的启发。
关于我们系的招聘,我可以写一个专题,不过要说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从申请到最后决定要谁,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实力是基础,有时还需要一点点幸运。这个幸运不是说运气,而是与招聘职位的契合程度,招聘专业方向刚好需要你的方向。还有过程当中没有明显强烈反对你的人。首先要过大家所说的基线(BAR),过了则会进入排名,就有机会。因为这种理解,不只是在面试,在生活当中善待你接触的人,你不知道哪个人也许就影响或决定了你的命运。还有就是对面试结果的淡定,因为你也许就是多了或者少了一点点幸运。
面试风云
材料寄出去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我最早收到的面试通知2014年10月2日提交,11月18日收到面试通知,到12月3-4日面试,中间也有两个月的时间。收到面试通知,就要好好研究该职位所在的院系。我基本上花时间看了院系的基本情况,每一个老师的简历和研究,学生和教师手册,课程设置,重点研究方向,系里要闻等等,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掘可能合作的教授,可能贡献的课程等等,甚至还研究了一下这些学校和院系的传统,找在相关学校学习的校友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面试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所以我把我几个面试的经历糅合在一起分享。我的第一个面试是一个公共政策学院和工程学院联合聘用的职位。联合聘用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有两个院的资源,与两个院的同事合作。有个教授跟我说他可以跟任意一个院的同事说在另一个院办公,所以没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来上班,比较自由,笑死我了。坏处就是有两个“老板”,终身教职如何评定,课题如何分配等等,有很多问题,有些联合聘用还是试验,所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这个职位的人,因而有巨大的可能性,也有一些不确定性,看你如何来看。通常都有一个主要的院系,评终身教职由该院系定,但参考联合院系的意见。我过去看到一些做的非常不错的教授。对于偏爱风险,想自己创天地的值得一试。
我的这个面试持续两天,我提前一天到,本来赶了早,结果中间衔接的航班延误,只好改搭城际巴士,还好时间不长,到了之后还体验了一下Uber的服务,无缝衔接,到了学校附近的酒店,吃个晚餐好好休息一下。所以面试最好还是预留足够的时间,以备应对一些未预料到的事情。从第二天早上,招聘委员的主任带我转校园、转城市,然后和院里的教授一个接一个的见面,好在有系里的秘书领我在校园和办公室之间穿梭,走马灯似的跟两个学院共计10多个教授一对一的面谈过,还有两个院系的院长、主管教学和研究的副院长等等。
其实多是聊天,这时候做的功课就起作用了,对于非招聘委员会的教授,他们其实无所谓,一来在决策过程中他们不起主要作用,但也不要让他们坚决反对你;二来如果研究兴趣重叠,也许就多一个合作者。如果你对他们的研究熟悉,他们随便聊聊自己的研究20分钟就过去了。而与系里的负责人见面要体现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上面的经验,对系里的贡献等等,但也不用刻意,用自己过去的经历来说明比较有说服力。同时还要准备几个问题可以问这些负责人,比方说系里的发展方向,长远规划,也可以问他们对刚问过你的问题的看法。一个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问我“什么是一个好老师”,我侃了一通,最后到我提问的时候,我就好奇问他的看法,他还是第一次这样有人问回去,他也分享了他的一些体会,我们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交流,估计他也印象深刻。
整个面试当中最重要的是研究报告,我在我第一个真正的面试前,我已经有过上半年两次面试经验了,其中还有一次是Skype面试。而且我把我答辩的演讲也尽量提前,在系里也讲过几次,征求系里师友们的建议,所以还比较熟悉。我还随身准备了转接头,远程翻页控制(含激光),演讲的USB,随时都可以自备武装拿起来讲。如果有学生来听,我觉得可以有一个两个互动提问,让人从研究报告中看到你讲课的风格。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深度和广度结合,留点时间谈演讲介绍的研究如何引导未来的研究。如果文章发表,可以提下这部分研究已经发在某某期刊上,非常有说服力。
问答部分非常重要,如果应对好,锦上添花,如果应对不好,可能满盘皆输。我有几点感受,一是尽力记住提问者的名字,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引用,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有天然的敏感。如果是学生提问,可以加一两句鼓励,比方我觉得最好用的“That’s a really good research question”,我的听众里还有一些公共政策的学生提问,我鼓励他们“I hope you are the policy maker as you ask questions two steps ahead”。尽量不要每次都用“That’s a great question”。我能感受到学生被叫到名字和被鼓励后的表情,那是对我回答问题最好的反馈。对于刁钻问题,我的看法是要自信,可以反驳或回应。我几次面试都碰到了这类问题,比方说一个委员会成员问我,“科学家不应该关注政策,做好科学研究就好了”,我先是同意他这可以是个人选择,但是科学家关注政策可能对政策有更好地影响,也能反哺自己的研究。自信有力的反驳是赢得尊重的很好的办法。
关于Skype面试,当然要和常规面试一样的重视,最起码也要穿正装,一样的重视演讲。我最尴尬的是在Skype陪招聘委员会的几个教授一起吃中饭,他们吃饭,我因为时差不是饭点,而且因为紧张根本感觉不到饿,最后只好想办法多挖掘话题瞎聊天。一些细节要注意,比方说尽量选择一个工作环境做背景,如果能借用老师或系里独立的办公室最好。如果一定要在家,可以选面空白的墙做背景。凌乱床给自己看看就可以了。还有要调整好摄像头的角度。买买提有一个人说他参加一个面试,演讲人离屏幕太近,搞得他看得到演讲人的鼻毛,面完了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汗。所以请朋友提前看看效果是不会有错的。
面试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和招聘委员会吃饭,还有和学生吃饭。面试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目的的,所以演讲完了,不要太放松。紧张而自然,大概就是面试整个过程中的最佳状态。这个环节有点看你这人是不是正常,可不可以成为未来很可能半辈子的同事。通常会给你一点时间换件休闲正装或摘下领带。不需要特别表现,他们可能会自己聊天,也会问你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比方说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啊什么的。最安全的话题是家乡、学校、旅行、体育、读书什么的。还有就是尽量跟每一个参与的人都至少有一两轮对话,比较有礼貌,也不必刻意取悦每个人。还有就是该吃就吃,别饿肚子,被面试搞了一整天,还是要吃饱。和学生吃饭我觉得就是多听他们的故事和兴趣,他们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教导。
我的三个面试阴差阳错安排到差不多前后一周的时间内,这样我跑一趟东部就全部搞定了,但其实加上路上奔波还是蛮累的。现在想来,面试的那段时间,感觉自己的战斗状态非常好,比方说我可以记得每个提问人的名字,要知道我做助教的时候,要花老劲才能记住差不多25-30个学生的名字。因为强度大,我晚上睡得特别好,在飞机上也可以很快睡着。每个地方面完了,我才有点时间走走校园,看看路边的风景,想想自己和家人在每个地方生活的场景。醉了。不过真实的场景是我没走几步,就被东部的寒流冻得个半死,赶紧回宾馆窝着,这个时候是多么怀念加州一件T恤+牛仔的冬天啊。
面试完的感谢信是个不小的工作。有点潜规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实感谢信没啥用,但大家都会写,如果你不写,可能造成的潜规则就是,“这人是不是不太想来我们这里”。我的感觉就是把它作为面试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部分,就是没写感谢信,面试还不完整。我先整理了一些模板,但是还是根据和每个教授的谈话定制了感谢信的内容。尤其是如果我在谈话中说要跟进的内容,一定要兑现。我收到很多热情地回复,也有不回复的。所以,这就是一个程序,如果你真诚交流,也许就多一个朋友和合作者。还有就是别忘了感谢系里的小蜜并报销差旅费用。
等待充电
等待是美丽的,除了它的煎熬,这恐怕是人生最难得充满想象和憧憬的一段日子了。因为面试创造的可能性,我和家里领导在每个面试等待的那一段日子,充分展开了我们想象的翅膀,分别在英伦、澳洲及美洲的不同城市生活过了。我们研究过这些地方的工资水平、房价、学区、乃至油价,附近是不是有华人超市,附近国家公园和玩的地方多不多,等等。
当然,等待也是一种煎熬,因为他给你似乎触手可及的前景,却没有油门。所以,这段时间最好的就是转移注意力。也许是专注地准备下一个面试,面完一个,放下,继续。找工作不是找对象,不是可以朝思暮想,而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好好放松一下,给自己一点轻松的时间。也许是执着写作,我就是在这样的煎熬的状态下,把论文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当然主体的工作是之前就大部分做完了的。也许是一段说走就走的小旅行,不过要注意,也许下一个面试就在明天等着你了。也许是准备下一个面试。我在等待的过程中,又陆续收到一些学校的电话面试。在没有拿到最后的Offer,充电和继续战斗就是最好的等待。我有时想,求职也许是个不妥帖的词,相职更合适一些,就是互相看对眼吧。
关于拒信,这年头,给发拒信的都是良心学校,大部分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所以投了简历就忘掉吧,直到那边想起你来。我也陆陆续续收到一些拒信,因为有Offer在前,心里倒也淡定了许多。从这些拒信我读到了很多信息。比方说BU就公布了有多少人申请这个职位,超过一定数目,就是学校得意的资本吧。后来跟朋友八卦感叹441还不是最高的。有一个学校还特意公布了这个职位最终招聘的人的名字,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职位的归宿,但有一点点各位申请人对着镜子照照怪怪的感觉。也学习了很多礼貌的拒绝申请的佳句,认识了一些学校的标志。
谈判签约
谈判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首先在美国,谈判很正常,大家也非常接受,不谈判就接受还可能被认为太便宜。所以,不谈白不谈,反正没啥损失。我的想法是尊重并感谢对方的机会的同时提出有证据支持的条件;一次把所有条件都说透,但不要说死;了解哪些是可以谈的,哪些是不可以谈的。对于不可谈的,免开尊口,省得损人品。而是要把火力放在对自己比较重要的地方。谈判自然要做点研究,有理有据人家自然理解,同时一切条件要以更好地做好工作和研究为基准点。
一个Offer通常包含了工资(学年和暑期)、启动经费、教学要求、服务要求、福利安排、搬家费用等。公立学校工资通常很难谈判,因为所有教授的工资都是公开的,且受制于预算,一般都很难。教学要求也比较难,因为研究型大学一般也要求2+1或者2+2的课程量。可以减,但需要用科研经费赎买课程量。天牛(Tenure)要求各个院系都不同,一般不会在Offer里体现,但是可以根据系里的平均情况做一个推测。这不是说不可以谈判,谈判都是因人而异,如果是职业市场的星星(Star)、月亮甚至太阳,大概谈判起来更有底气。还有就是如果拿到其他Offer也对谈判有帮助。不过一定要尊重,因为谈判说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不是挟Offer自重,更不是要挟。
学术界比较常见又难办的是夫妻双聘,这种情况被称为两体(Two Body)问题,通常是谈判的重点。因为我家领导不在学术界混,我虽然也想提这样的问题,但觉得系里确实没什么可做,所以想想还是算了。不过,在考虑某博后的时候,这却是我最重要的考虑,那边也非常尽力,虽然最后没有定下来,我也决定不去了,不过还是非常感激。但两体问题可能是学术夫妻最难的地方,需要实力,也需要一点点运气。谈判有的时候就是双方相互试探的过程,只要有诚意,最后一般都能找到一个双方满意的点。
走键盘到此,算是把我找教职的过程记了一笔流水账,希望对各位看官有用。回顾一年来的路程,各种心情风云变幻,各种憧憬转瞬即逝,各种忧虑卷土重来,也是说多了都是泪,颇有点“土壤系的李博士”的物伤同类。我已经记不清收到第一个面试的兴奋,但我还记得收到我的第一个Offer,我看到办公室窗外的风景,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就像《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他也大概会哼唱一曲《夜空中最亮的星》,然后在国外度过了最放松的一个春节。我不知道我再来一次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我只希望坚持努力的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归宿,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值得努力。
致谢
首先要感谢我家领导,她经常跟我开玩笑,没有她我会更早毕业,但没有她我可能根本没有勇气走完这样的路。我的家人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和自由。还要感谢那些鼓励和支持我的师友们,本文未经他们审定,也不确定他们是否愿意我这样公开他们的名字,我就用他们的简写,希望他们能看到我的感谢:CSK, CYL, ZSQ, JF, XXG, MJJ, DMK, OS, DV, MT, PT, SS, JT, YY, NZ, LP, HLX, LHY, YMT, ZHY, PB, ACD, YPJ, JG, LX, CY, LJ等等。最后我要感谢张益唐,过程当中读到他的故事,感受平静的力量。不是人人可成为张益唐,但生活却需要执着的热情和淡定的勇气。
时间表
2014年1月31日,面试英国某校博士后职位。
2014年2月18日,收到该校博士后Offer。
2014年3月18日,遭诱惑踌躇后决定不接受该Offer。
2014年3月31日,提交了我的第一份教职申请,澳大利亚西部一所大学。
2014年5月20日,收到面试通知。
2014年6月13日,Skype面试。
2014年7月2日,收到院长电话通知另一名候选人接受了这个职位。
2014年9月2日,提交秋季第一个职位。
2014年10月2日,提交我接受职位的申请。
2014年12月7日,该职位的校园面试。
2015年1月30日,收到系主任口头Offer。
2015年2月9日,收到系主任书面Offer。
2015年3月16日,收到学校教务长书面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