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钢现为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关注能源系统与能源模型、大规模新能源整合、低碳城市与低碳发展、能源与水、煤炭及电力行业、能效与减排、中美能源与气候合作等领域。此前,他曾任职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技术与社会系、斯坦福大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何钢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能源与资源博士学位,他拥有北京大学地理学学士学位,及哥伦比亚大学气候与社会硕士学位。
中文期刊论文
黎博, 陈民铀, 钟海旺, 马子明, 刘东冉, 何钢.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综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3. 43(2): 144–170.
张文华, 闫庆友, 何钢, 袁家海. 气候变化约束下中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路径及策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1): 18–26.
彭建, 蔡运龙, 何钢, 王文博, 黄秋昊, 严汾.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山地学报. 2007(5): 566–576.
何钢, 蔡运龙. 不同比例尺下中国水系分维数关系研究. 地理科学. 2006(4): 461–465.
何钢, 武弘麟, 王文博, 仝德, 孙心亮, 李业锦, 曹丽格. 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中的游客调查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05(4):70–73.
何钢, 刘鸿雁. 河北坝上地区及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演化及其与风沙活动关系.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 669–675.
万军, 蔡运龙, 路云阁, 何钢.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评价——以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03(3):148–153.
何钢, 蔡运龙, 万军. 生态重建模式的尺度视角——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03(3):83–86.
英文论文: Publication
英中译著译作
Kraybill, R.S., Evans, R.A., Evans, A.F. 著, 魏可钦, 何钢, 译. 冲突调解的技巧: 调解人手册.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Hayes, D. 著, 魏可钦, 何钢, 译. 制定一个大胆的计划. 世界环境. 2009(1), 27.
Asia Society, 编. 宋嘉, 赵云峰, 何钢, 译. 中美碳捕获与储存合作路线图. 2009.
Asia Society, 编. 宋嘉, 赵云峰, 何钢, 译. 共同挑战,协作应对: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 2008.
Speth, J.G.著, 何钢 译. 问题的核心. 世界环境. 2006.
UNFCCC CoP 11 Youth Delegation, 著. 何钢, 译. 我们的气候, 我们的挑战, 我们的未来——2005 年蒙特利尔国际青年宣言. 世界环境. 2005:6, 29.
何钢 译. 地方知识体系. 见: Bruce Mitchell, 著. 蔡运龙, 等, 译. 资源与环境管理. 商务印书馆, 2004.
中文论著章节
何钢. 华南地区地理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见: 蔡运龙, 等, 著. 中国地理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出版社. 2007.
中文报刊评论
何钢. 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多哈站. 世界环境. 2013(1):30–31.
何钢. 页岩气革命的冷思考. 南方能源观察. 2012(8).
何钢. 站在世界边缘的思考. 世界环境. 2010(2):90.
何钢. 阳光底下的新鲜事: 二十世纪环境史. 世界环境. 2008(5):91.
何钢. 环保部开始发声但仍缺乏行动.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8(20).
何钢. 共同财富: 一个拥挤地球的经济学. 世界环境. 2008(2):90.
何钢. 应对气候变化媒体和NGO如何参与. 绿叶. 2007(6):58–59.
何钢. 希望“风暴”早点过去. 世界环境. 2007(1):7.
何钢. “蒙特利尔”开启“后京都时代”——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侧记. 世界环境. 2006(6):19–25.
何钢, 贾峰. 中国贝迩示范课程——在绿色 MBA 教学摸索中渐入“佳境”. 世界环境. 2005(4):23–26.
中文媒体报道
"光伏技术的发展及光伏成本的超预期下降,自然有中国的贡献,也是全球合作的成果". 新华网. 2024年1月18日
节约数百亿美元!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何钢:全球化供应链能让太阳能光伏更便宜. 中国环境报. 2023年1月4日.
节省数百亿美元!《自然》称全球化生产令太阳能更便宜. 科技日报. 2022年11月1日.
《自然》最新论文:全球化生产或令太阳能更便宜. 中国新闻网. 2022年10月27日.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青年参与:历史、现状与展望.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提升气候行动力》. 2020年12月31日.
马拉喀什气候大会落幕,假如美国跳船,中国会被迫成为气候领袖吗?南方能源观察. 2016年11月19日.
在硅谷互联网是这样推动智能社会的. 百度百家. 2015年1月31日.
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到底有多少?中科院大气污染报告争议调查. 凤凰周刊. 2014年2月13日.
2013寄语. 中国能源报. 2013年1月7日.
破解矿权重叠需逐步开放、引入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 2012年9月25日.
有梦想,更要有行动. 中国环境报. 2012年3月19日.
欧美再掀对CCS技术的辩论. 中国能源报. 2010年5月3日.
风电CDM僵局. 财新《新世纪》. 2010年04月05日.
林业碳汇中国实践的效益与瓶颈. 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12月17日.
独家连线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注定是一场硬战. 新华网. 2009年12月18日.
低碳经济搭清洁技术舞台. 中国联合商报. 2009年11月30日.
“绿色”教育路. 财新. 2008年8月8日.
世界青年论坛发表气候挑战未来宣言. 中国青年报. 2005年12月2日.
我和他们一起发表:世界青年论坛气候、挑战、未来宣言. 北大新闻网. 2005年12月2日.
北大学子何钢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北大新闻网. 2005年11月25日.
中国青年首次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缔约方大会. 中国新闻网. 2005年11月24日.
所获荣誉奖项
2024.3. 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教师研究奖
2022.12, 综合评估模型联盟最佳墙报奖
2019.5, 能源创新政策与管理学者
2013.4, 新经济思维研究所2013青年学者
2011.5, 阿斯本环境论坛2011学者
2008.5, 世界资源研究所辛西娅·赫尔姆斯学者
2007.11, 亚洲协会亚洲21世纪青年领导力
2006.7,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05.12,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青年代表
2005.7, 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2005.7, 林超地理奖学金
2004.7, 北京市三好学生
2004.7, 北京大学三星奖学金
2002.7, 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