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媒体和NGO如何参与
文/何钢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增多,配合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发布,中国掀起了关注气候变化的热潮。媒体和NGO成为中国公民社会中参与气候变化最为活跃的两种力量。
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认为“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本质上和保护气候是一致的”。北京大学环境基金理事长江家驷教授则表示担忧,现在中国谈得比较多的还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而比较少谈到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他认为这种现状需要改变,不谈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将难以与西方进行沟通。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责任,中国应该更主动地承担世界责任,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那么,中国公众是否已经为此做好准备?
媒体和环保NGO参与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公民社会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正日益增强,并蓄积着一场变革的力量,但更广泛的公众参与还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
首先是专业性局限。与其它环境领域相比,气候变化的专业性更强,对于媒体、NGO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化视角包括从更深层次上敏锐地发现环境问题,以及提高参与能力、提出解决方案两个方面。IPCC的四次评估报告每个都有上百页,涉及上千专家,跨越地质历史时期,如何整合专家资源去消化吸收其内容并提出有说服力的主张,为公众、政府提供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建议,是媒体和环境NGO亟需解决的问题。
据“科学与发展网络”中国区负责人贾鹤鹏统计,2005年,中国党报报道气候变化的文章数量四倍于商业报纸,而中国的报道大都把气候变化认定为事实,国外的报道则偏重报道争议。中国的报道很少有中国的例子,大都是两极、乞利马扎罗山冰川融化等国外案例。同样,中国的报道只有20%会援引中国科学家的话,国外报道几乎每篇都有对本国科学家的直接引语。
中国媒体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的把握仍显乏力。中国媒体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主要还集中在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北京的暖冬,重庆的干旱,沈阳的大雪等等类似的极端天气;或者集中在对于新的研究成果和计划发布上,如《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力仍然有限。
第二是行动力局限。目前NGO大部分工作仍然停留在意识宣传,项目策划,网络建设等“虚”的方面,而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切实行动则难以开展,所以往往“论坛成空谈”,“网络成网罗”。虽然这些对增强意识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行动和项目来进行落实,跟踪进入深入实际、社区的工作,公众参与气候变化仍然只是空谈。
而国内的NGO也常常因为“激情有余,能力不足”受到批评,由于受到体制和条件的制约,环境NGO 在法律正当性和国内资源筹集方面空间仍然有限,而长期对国际资助的依赖也对它们努力建构的正当性有所削弱。同时,由于类似组织数量大幅增加,相关NGO在资源方面的竞争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相互之间进行协作,并分享进行社会参与所需的技术、信息、资源和机会。受视野和资源的影响,国内NGO大都没有能力参与国际会议,更难以影响谈判,游说政府。
媒体和NGO如何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首先,应该提高专业能力。一是要提高媒体和NGO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专业化水准;二是要提高NGO和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
通过培训和与科研机构或相关专家的通力合作,提高媒体和NGO的专业能力和相关科学知识积累,用事实说话,激情可以感染人,事实才能打动人。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张可佳谈到现在的一个流行的有效做法,“是将自己的碳排放计算出来,用直观、易操作的方式了解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选择更环保的方式生活和工作”。这就是应用科学方法改变公众行动的生动实例。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英国文化协会计划在2007年至2009年间,通过举办气候变化报道媒体研修班及中英气候变化媒体报道作品推介、气候变化科普教育和气候变化青年大使推介、可持续消费与气候变化市场调查和英国可持续消费设计展、“气候酷派”青少年设计方案、创新作品征集等活动引导公众自觉投入到改善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行动中来。
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媒体负责人梁若乔也表示注重培训媒体,因为媒体在教育公众方面是最有效的“第四种力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魏可钦则认为,“气候变化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依赖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但最终挑起大梁的还是要依靠公众的参与”。
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鲜明突出了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利用事件、节日进行公众的教育和宣传应该成为环境组织的传统和有效的方式。此外,结合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突发事件进行宣传教育和活动,也是增强当地感的重要方面。
其次,NGO应该努力促进社区行动。气候变化最终要通过各个层次的行动才能改变,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行动的基础。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社区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有效办法。
2005年,一场由NGO发起的“26°空调行动”席卷北京,这与法国巴黎等城市实行“停电5分钟”的活动实际上起到了同样的警醒作用。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介绍,地球村发动节能减排公民行动,通过到社区发放承诺卡,对公众进行可持续能源的宣传教育。承诺卡是一套十二张再生纸印刷的小卡片,卡片上分别印着通俗易懂的“节能三字经”的十二种行为:冬十八,夏二六,省空调,换灯泡,爬楼梯,不待机,骑单车,坐公交,小排量,低油耗,购绿电,认绿标。这种实实在在的社区行动,可以“让最大众的消费转化成最有效的环保行为”。
NGO还应该注意推动公众网络的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网络的力量是无穷的,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最大的网络——“气候行动网络”(C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有超过8个全球区域的300多个全球的气候变化相关环境组织加入,围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促使政府及个人行动起来,把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限制在生态可持续的水平内;协调有关国际、地区和国家的气候政策与问题的信息交流;阐述有关气候问题的政策选择及立场;采取进一步合作行动,促使非政府组织(NGOs)有效地参与防止全球变暖的活动。
CAN因其强大的网络和信息共享机制及联合行动能力,在气候变化领域具有“呼风唤雨”的魔力,大到组织不同区域上万人的联合游行,进而影响谈判进程,小到选择何种排放标准的汽车,CAN的组织行动力通过强大的网络得到了有效放大和执行。
中国目前也有环境记者沙龙、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新能源一代等以联合会和论坛形式出现的网络组织,并且跟外界网络保持了一定的联系,但是各组织之间交流较少,甚至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尤其是有效的行动组织未能建立起来。这些发育于社区和行业的网络,如果能自主联合和有效行动,将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大基层力量。
(责任编辑 窦丽丽)